面对滞销,这2个国外经验或许可以借鉴

   2018-10-23 IP属地 湖北武汉搜狐、中国农业新闻网2520
核心提示:这几年,农产品领域经常出现这种现象:一边是大蒜、大豆,大姜轮着涨的局面,一边是上千吨牛奶倒水沟、大葱免费送的现象屡见不鲜。部分农产品价格呈现“过山车式

这几年,农产品领域经常出现这种现象:一边是大蒜、大豆,大姜轮着涨的局面,一边是上千吨牛奶倒水沟、大葱免费送的现象屡见不鲜。

部分农产品价格呈现“过山车式”起伏,经常让农民措手不及。而对于农民来说,最怕的就是自己辛辛苦苦种植的农作物卖不出去或者贱卖。这几年来,这种农产品滞销的新闻几乎年年都有。

那面对滞销了,我们应该怎么办呢?

强化市场导向,让农民跟着市场走

随着扶贫力度的不断加强,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。如何将产品更好地推向市场,实现产销有效对接是当前扶贫过程中遇到的难题。

事实上,随着农产品产量的不断增加,确实有一些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已经出现价格下跌、滞销甚至亏本的现象,“运不出、卖不掉、价不高”是许多贫困地区农产品在销售环节上的共同烦恼。因此,从长期来看,许多农产品的销路难问题可能会进一步凸显。确保贫困地区农产品产得出卖得出、产得好卖得好,要从根本上强化市场导向,让农民跟着市场走。注重加强产销对接,着力解决产销脱节和卖难的问题。

想卖出好价钱,需要认真谋划

从市场情况看,“小而优”“小而美”“小而特”的农产品往往最受追捧。与此同时,“标准化、规模化、品牌化”也是众多采购商和消费者对贫困地区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共同期待。

另一方面,大力培养农产品中介组织,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。政府可以组织农业龙头企业、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、大型商超物流企业、食品加工企业等市场流通主体走进山村采购,也可以利用电商平台将农产品卖出去。此外,可以组织爱心购买、公益采购等活动,动员社会力量加入扶贫工作中。

需要强调的是,必须高度重视贫困地区销售人员的培训,尽快形成一支服务于贫困地区的产销中介人才队伍。有熟悉农产品产销的“能人”,对解决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难问题至关重要。

国外农产品滞销破解案例

利用农协破解农产品销售

19世纪初,美国遭遇农产品滞销的难题,但是最后都解决了,只因他们合作社够强大。

为了破解滞销难题,加利福尼亚州成立了Sunkist 农业合作社,在逆境中力挽狂澜,首次在全美境内大范围的投入广告,同时,他们启用了Sunkist 这个品牌,意为sun-kissed “被阳光亲吻过的”。当年,加州橙子的销售额就升高了50%。

利用高科设施农业

荷兰国内活跃着大量农业合作组织和涉农团体,通过开展农业互助合作,建立了一套高效、灵活的农产品销售网络,例如花卉协会、玉米协会、农产品投资协会等。

同时,荷兰还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都引入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。

在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,荷兰制定了信息化战略和长期发展规划,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信息服务体系,为农业转型、技术改造、区域协同、市场合作等提供全面信息支持。

在花卉生产上,荷兰还采用了现代自动化技术,许多重要生产环节依靠电脑操控,有效提高了生产作业效率和产品质量。

有农产品滞销问题的农民朋友们不妨看一下国外的发展经验,以及按照自身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销售方针,如果您还有更好的方法欢迎在下方留言哦~

 
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
 
更多>同类三农资讯
推荐图文
推荐三农资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宁夏西瓜来了!!  |  亮照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投稿须知  |  知农网APP  |  汇款方式  |  农网联盟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隐私政策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陕ICP备16004019-3号  |  陕公网安备6105260200003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