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汉40万斤西瓜愁销路 女老板担心瓜烂在地里

   2018-07-04 IP属地 陕西榆林楚天都市报满达6540
核心提示:知农网讯 据楚天都市报7月3日消息:投资数百万成立农业合作社,在武汉天兴洲租地种西瓜。岂料投资还没盼来收益,就接连遭受洪涝和雪灾,损失惨重。今年,百亩西

知农网讯 据楚天都市报7月3日消息:投资数百万成立农业合作社,在武汉天兴洲租地种西瓜。岂料投资还没盼来收益,就接连遭受洪涝和雪灾,损失惨重。今年,百亩西瓜收成稍微有了点好转,但销路却没办法打开。7月3日,在武汉洪山区天兴洲洲尾,48岁的胡翠平站在瓜田里愁容满面:“这40万斤的西瓜在半个月里卖不出去,恐怕要烂在地里了。”

洪涝雪灾接连打击

合作社亏本经营

胡翠平是山东济宁人,因丈夫在武汉工作,她也来汉居住。2016年,胡翠平和丈夫决定,在天兴洲上种西瓜。“都说天兴洲的西瓜好吃,种出来应该受欢迎的。”胡翠平说,丈夫和天兴乡12户村民一起投资成立了天兴洲有机蔬菜瓜果种植专业合作社。

12户村民有的出地,有的出钱,胡翠平和丈夫也投了100多万元。“所有合伙人一共投资了280万元,租了300多亩地,还搭了大棚。”胡翠平说,合作社的基地位于天兴洲洲尾的堤附近,她请来4名工人帮忙,还有专门育西瓜苗的技术员。2016年,她在天兴洲种下300亩的西瓜,还有70多亩甘蔗。然而,就在西瓜成熟的季节,武汉遭遇洪灾,天兴洲的低洼地区一度被洪水淹没。胡翠平的西瓜才卖出了一点,就全被洪水浸泡,损失惨重。

“第一年几乎没什么收成。”胡翠平说,到了年底发不出工人工资,她只好将武昌八一路的房子抵押贷了35万元,用来发工资。

第二年,胡翠平将西瓜的种植面积缩小到180亩。这一年,因为种的早春红玉在生长期没培育好,亩产一千斤不到。好在其它品种产量还不错,当年收获了斤40万斤西瓜。胡翠平和工人们除了将瓜拉到江对岸的青山卖,还送到了武汉市内的一些大型果批市场,总算是把西瓜给卖完了。

不过,胡翠平算了一笔账,西瓜以7毛钱一斤的批发价送到果批市场,销售商还要按每斤1毛钱的标准收取行费,再刨去运输成本,实际收益并不多。“如果再算上租地和育苗成本,还有工人工资,根本就没啥赚头。”胡翠平说。

今年年初,胡翠平再受打击,因天降大雪,合作社245座大棚全被大雪压垮,西瓜的育苗计划也受影响。“投资了那么多钱没回本,又是洪水又是雪灾,我都要放弃了。”胡翠平很无奈地说。

40万斤瓜愁销路

女老板担心烂在地里

但胡翠平还是没放弃,决定再种一年西瓜。今年,她再度缩小种植面积,只种了百余亩西瓜。5天前,西瓜开始收获。但是,怎样把西瓜卖出去,成了她的烦心事。

“按每亩4000斤的产量来算,有40万斤的西瓜要卖。”胡翠平说,周末两天,来天兴洲游玩的市民比较多,很多天都来她的瓜田里采摘西瓜,一天下来能卖出5000斤。但周末一过,几乎就没人来摘西瓜了。

每天凌晨4时,胡翠平就早早起床,跟工人把西瓜装满拖拉机,然后坐汽渡到青山的武丰闸附近,在路边摆摊卖瓜。“周末卖得俏,一个上午就卖光了。但有时候半车瓜都卖不出。”胡翠平说,她今日在青山卖了一上午的西瓜,结果还剩下大半车,到了中午,只能乘汽渡回到洲上。

此外,胡翠平的丈夫还驾驶面包车,将西瓜送到青山的几家水果店。5天来,胡翠平和丈夫每天能卖出3000斤到5000斤西瓜,按这个进度,半个月过后也只能卖出10万斤西瓜。

“剩下的30万斤瓜,就只能烂在地里了,太可惜了。”胡翠平来到瓜田,看着逐渐长大的西瓜,很少焦急。

胡翠平坦言,在天兴洲种西瓜,她和丈夫是有些冲动,没有考虑到自然灾害,也没能将销路拓展开来。加上外地西瓜成本更低,胡翠平的西瓜在竞争中不具备优势。

“很多人都知道,天兴洲的西瓜好吃。我对瓜的品质还是有信心。”胡翠平和丈夫说,再难也要卖出去,不能让辛苦种下的瓜烂在地里。

“武汉市内需要1000斤以上的大客户,每斤8毛钱;如果是零售,每斤1.3元。也欢迎大家来地里亲自采摘。”胡翠平说,如果想尝尝天兴洲的西瓜,请联系她:18186614216。

楚天都市报7月3日讯(记者满达)投资数百万成立农业合作社,在武汉天兴洲租地种西瓜。岂料投资还没盼来收益,就接连遭受洪涝和雪灾,损失惨重。今年,百亩西瓜收成稍微有了点好转,但销路却没办法打开。7月3日,在武汉洪山区天兴洲洲尾,48岁的胡翠平站在瓜田里愁容满面:“这40万斤的西瓜在半个月里卖不出去,恐怕要烂在地里了。”

洪涝雪灾接连打击

合作社亏本经营

胡翠平是山东济宁人,因丈夫在武汉工作,她也来汉居住。2016年,胡翠平和丈夫决定,在天兴洲上种西瓜。“都说天兴洲的西瓜好吃,种出来应该受欢迎的。”胡翠平说,丈夫和天兴乡12户村民一起投资成立了天兴洲有机蔬菜瓜果种植专业合作社。

12户村民有的出地,有的出钱,胡翠平和丈夫也投了100多万元。“所有合伙人一共投资了280万元,租了300多亩地,还搭了大棚。”胡翠平说,合作社的基地位于天兴洲洲尾的堤附近,她请来4名工人帮忙,还有专门育西瓜苗的技术员。2016年,她在天兴洲种下300亩的西瓜,还有70多亩甘蔗。然而,就在西瓜成熟的季节,武汉遭遇洪灾,天兴洲的低洼地区一度被洪水淹没。胡翠平的西瓜才卖出了一点,就全被洪水浸泡,损失惨重。

“第一年几乎没什么收成。”胡翠平说,到了年底发不出工人工资,她只好将武昌八一路的房子抵押贷了35万元,用来发工资。

第二年,胡翠平将西瓜的种植面积缩小到180亩。这一年,因为种的早春红玉在生长期没培育好,亩产一千斤不到。好在其它品种产量还不错,当年收获了斤40万斤西瓜。胡翠平和工人们除了将瓜拉到江对岸的青山卖,还送到了武汉市内的一些大型果批市场,总算是把西瓜给卖完了。

不过,胡翠平算了一笔账,西瓜以7毛钱一斤的批发价送到果批市场,销售商还要按每斤1毛钱的标准收取行费,再刨去运输成本,实际收益并不多。“如果再算上租地和育苗成本,还有工人工资,根本就没啥赚头。”胡翠平说。

今年年初,胡翠平再受打击,因天降大雪,合作社245座大棚全被大雪压垮,西瓜的育苗计划也受影响。“投资了那么多钱没回本,又是洪水又是雪灾,我都要放弃了。”胡翠平很无奈地说。

40万斤瓜愁销路

女老板担心烂在地里

但胡翠平还是没放弃,决定再种一年西瓜。今年,她再度缩小种植面积,只种了百余亩西瓜。5天前,西瓜开始收获。但是,怎样把西瓜卖出去,成了她的烦心事。

“按每亩4000斤的产量来算,有40万斤的西瓜要卖。”胡翠平说,周末两天,来天兴洲游玩的市民比较多,很多天都来她的瓜田里采摘西瓜,一天下来能卖出5000斤。但周末一过,几乎就没人来摘西瓜了。

每天凌晨4时,胡翠平就早早起床,跟工人把西瓜装满拖拉机,然后坐汽渡到青山的武丰闸附近,在路边摆摊卖瓜。“周末卖得俏,一个上午就卖光了。但有时候半车瓜都卖不出。”胡翠平说,她今日在青山卖了一上午的西瓜,结果还剩下大半车,到了中午,只能乘汽渡回到洲上。

此外,胡翠平的丈夫还驾驶面包车,将西瓜送到青山的几家水果店。5天来,胡翠平和丈夫每天能卖出3000斤到5000斤西瓜,按这个进度,半个月过后也只能卖出10万斤西瓜。

“剩下的30万斤瓜,就只能烂在地里了,太可惜了。”胡翠平来到瓜田,看着逐渐长大的西瓜,很少焦急。

胡翠平坦言,在天兴洲种西瓜,她和丈夫是有些冲动,没有考虑到自然灾害,也没能将销路拓展开来。加上外地西瓜成本更低,胡翠平的西瓜在竞争中不具备优势。

“很多人都知道,天兴洲的西瓜好吃。我对瓜的品质还是有信心。”胡翠平和丈夫说,再难也要卖出去,不能让辛苦种下的瓜烂在地里。

“武汉市内需要1000斤以上的大客户,每斤8毛钱;如果是零售,每斤1.3元。也欢迎大家来地里亲自采摘。”胡翠平说,如果想尝尝天兴洲的西瓜,请联系她:18186614216。

 
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
 
更多>同类三农资讯
推荐图文
推荐三农资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宁夏西瓜来了!!  |  亮照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投稿须知  |  知农网APP  |  汇款方式  |  农网联盟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隐私政策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陕ICP备16004019-3号  |  陕公网安备6105260200003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