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手速转!3家生鲜电商的实际想法,不凑热闹、少打折!

   2018-07-03 IP属地 陕西榆林农视网4400
核心提示:我们观察到,很多农业电商,尤其是生鲜电商,主动避开了这个电商平台的消费时点。其中,有些只是做了很少的折扣,也有我们之前报道过的生鲜网店,明明上半年业绩

我们观察到,很多农业电商,尤其是生鲜电商,主动避开了这个电商平台的消费时点。

其中,有些只是做了很少的折扣,也有我们之前报道过的生鲜网店,明明上半年业绩很好,却主动避开了这个时点,把爆款产品下架,等到电商平台年中庆落幕之后,才重新上架销售。

此类现象,不止是出现在今年,去年11月,很多农业电商也选择了避峰策略,不再摩拳擦掌备战消费狂欢节。

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?

保住利润

生鲜电商不参与电商平台的打折、降价活动,最实际的考虑,是为了保住利润。

要承认,不是所有的网店生意都很好,有些店日成交量非常有限,一天挣不了几百元,打折会削弱原本就微薄的利润空间。

一位在网上卖土鸡蛋的店主就算了一笔账:他的土鸡蛋平时在网上的售价是1.8元/枚,包装费平摊下来,1枚要花掉将近0.4元,物流费用算下来也要0.4元钱,加上推广的费用,基本上1枚鸡蛋,成本就合1块多钱。

所以,到了电商平台的促销时段,如果参加活动,打折促销,降价幅度也不可能太大,也就几毛钱而已。这个折后价,对消费者吸引力不算太大,对于本就利润微薄的经营者而言,却无异于从身上割肉,基本上不剩什么利润,只能是亏本赚吆喝。

当然,会有人觉得,亏本赚吆喝好歹也能扩大知名度,没准以后能有更多的客流,不降价则意味着没机会。

但也有生鲜网店的运营者持有不同观点。

他们认为,生鲜品本身是有时效性的,放久了不新鲜,所以消费者本来就不可能一次买太多。如果你的促销力度太大,容易使店里老客户在对比之后感到不悦。

更重要的是,现如今电商平台的促销时间在拉长,几乎要奔着20天的周期去了。如果网店参与打折促销,降价近20天,很容易给消费者留下一个印象:这个东西就值这点钱。日后想要恢复原价,反而会给消费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冲击,不利于网店的运营。

避开物流拥堵

当然,对大部分生鲜电商来说,选择错峰销售,更重要的原因是躲避物流压力。

我们可能还记得一些经典案例,比如2015年的双11,一次促销推广让新疆的一款棉被成为爆款,产品仅上线一天,销售额就迅速突破2千万元,预备的4万多床棉被瞬间订购一空,局面完全失控。

当地的库房被棉被堆得持续爆仓,快递公司甚至专门派来了3架飞机不停地往全国搬运棉被。

请注意,这是棉被,哪怕爆仓,送得慢了,消费者收到时棉被质量不会有什么改变,但,如果把棉被换成任何一种生鲜农产品,问题就出现了:哪怕做了保护措施,拥堵的物流很容易导致货物送达时,农产品已经不新鲜了、开始变质。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退换货等问题,直接影响店铺声誉。

就是考虑到生鲜农产品遇到有时效性的平台促销活动,面临的物流压力太大,有些店也就从以往的跟风促销,换成了如今的错峰促销:避开集中的促销打折,等物流速度恢复正常后再讲爆款产品上架销售。很多农户都迫切想利用互联网拓展销售,但互联网终归是工具,真正的销售成绩如何,除了靠产品质量,还得要想想,怎么运营才最划算。

当然,对于规模较大的农产品电商来说,他们拥有更专业的团队以及充足的资金,品控、仓储、物流都有保障,从电商平台活动中获利并不困难。

但对于中小微规模的电商而言,如果想参与电商平台的消费狂欢节,可能在选品方面要三思。

耐用的消费品参与活动,效果会更好;比较禁放、禁得起磕碰的农产品也可以,而像鸡蛋之类非常娇嫩的生鲜农产品,是否适合参与这类活动,就真的要好好考量了。

 
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
 
更多>同类三农资讯
推荐图文
推荐三农资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宁夏西瓜来了!!  |  亮照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投稿须知  |  知农网APP  |  汇款方式  |  农网联盟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隐私政策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陕ICP备16004019-3号  |  陕公网安备6105260200003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