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谷雨,农民注意防范这四种气象灾害!

   2018-05-09 IP属地 陕西榆林农视网、河南农业信息网8920
核心提示:今天是2018年4月20日,也是谷雨节气。谷雨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,源自古人“雨生百谷”之说,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。“清明断雪,谷雨断霜”。谷雨节气

今天是2018年4月20日,也是谷雨节气。谷雨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,源自古人“雨生百谷”之说,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。

“清明断雪,谷雨断霜”。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,气温回升加快,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。

与谷雨有关的方方面面

天气

南方的气温升高较快,除了华南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,已达20℃至22℃。华南东部常会有一、两天出现30℃以上的高温。低海拔河谷地带也进入夏季。其余地区雨水仍较少,需要采取灌溉措施,特别是西北高原山地,仍处于干季。所以有“春雨贵如油”之说。

农事注意

谷雨后雨水增多,给春季恢复生长的作物提供了充沛的水分,也给春耕春种创造了条件。此时正好是早稻插秧和棉花、春玉米等作物播种的大好季节,要适时插好早稻,抢晴播种棉花、春玉米。

同时要防止作物病害,做好春蚕养前准备,清明和谷雨也是茶叶采摘的高峰期,要组织好人力,不失良机。

华南气味较高,有利于在大春作物栽培措施上抓早。适宜红苕栽插的温度为18℃至22℃,经验证明,红苕在谷雨后早栽,能够在伏旱前使藤叶封厢,增强抗旱能力,获得高产稳产。

谷雨节气如气温偏高,阴雨频繁,会使三麦病虫害发生和流行。广大农村要根据天气变化,搞好三麦病虫害防治。

蔬菜:

谷雨前定植阳畦育苗的番茄、黄瓜、大白菜等作物,要浇暗水覆盖地膜,促进缓苗,定植前7—10天要进行低温炼苗,以适应露地的生长。

做好病虫害防治,对瓜类病害的霜霉病、白粉病、疫病、蔓枯病等,茄果类的叶霉病、叶斑病等,以及蚜虫、白粉虱、茶黄螨(嫩叶螨)、斑潜蝇等害虫加强药剂防治。

果树:

春梢补肥和“大寒”至“立春”新植的植株施肥,对新梢转绿缓慢的,可进行根外追肥。冬季绿肥收刈压埋,摘除花蕾、萌蘖。果园疏沟,做好排水工作,树干培砂防天牛危害。

整地做畦播种绿肥。喷药防治红蜘蛛、恶生叶虫、木虱、桔潜、蚜虫和疮痂病、炭疽病、溃疡病。

小麦:

近期降雨天气对河南小麦生产造成不利影响,赤霉病有大面积流行的风险。

对小麦赤霉病坚持“预防为主、主动出击、见花打药”的预防控制技术,特别是在豫南病害常发区、小麦绿色高产创建示范区、病虫综合防治示范区以及市县设立的示范点(片),要进行全面预防。

要选择内吸性、渗透性、耐雨水冲刷性较好和持效期较长的药剂,科学喷洒;

若天气条件适宜病害发展,应在首次用药后7天进行第二次喷药,喷药后3~6小时内遇雨,要开展二次防治,以保证防治效果。

要积极推进政府采购植保社会化肥务,努力扩大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;要开通热线电话,及时解答农民防控难题;

要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,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,争时间,抢速度,打赢小麦重大病虫防控这场硬仗。

虽说谷雨是播种移苗、种瓜点豆的最佳时机,但是我们国家向来有南涝北旱的特点,这可苦坏了中国的农民!

谷雨时节防范这四种气象灾害

1、风沙

我国南北跨度比较大,南方气温回升的同时,影响北方的冷空气活动并没有消停。华北、西北等地区会有大范围的浮尘天气,导致天空昏黄,粮食蔬菜作物都被黄色的尘土掩盖,农民朋友要注意防范大风吹毁架棚。

2、春旱

有句老话说“清明谷雨雨常缺”,清明、谷雨这两个节气之间雨水较少,一般是指我国北方地区,从秦岭淮河一线向北,会有春旱的问题。

华北、西北地区在一般情况下晴天多、日照强、蒸发大、多风沙、空气干,此时的雨水更是贵如油。在这些地方,采取节水灌溉、实施人工增雨等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了。当然,也要注意天气干燥,林草防火!

3、强对流天气

对南方地区,尤其是广东、海南、广西等地区来说,这个节气天气变化多端,局部地区会出现暴雨、狂风甚至是冰雹等灾害,农民朋友要时刻关注天气动态,把防雷、防雹、防风提上日程。

4、大暴雨

在我国长江中下游、江南一带,在谷雨时节往往开始有更多的降水,特别是华南一带,要注意短时间和局部地区的暴雨、大暴雨,注意给农田排涝,修整田堤。

谷雨是农人们最繁忙的时光,春雨绵绵不大不小,阳光阑珊不愠不火,正是下种催苗的最好时节。他们逮住春天的尾巴,种下一年的希望。

 
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
 
更多>同类三农资讯
推荐图文
推荐三农资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宁夏西瓜来了!!  |  亮照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投稿须知  |  知农网APP  |  汇款方式  |  农网联盟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隐私政策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陕ICP备16004019-3号  |  陕公网安备6105260200003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