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果滞销后,为何总是中间商背锅?

   2019-11-02 IP属地 陕西渭南十年农耕9030
核心提示:最近这一段时间,网络上总是频繁爆出农产品滞销的事情,甘肃礼县的花牛苹果卖不掉,堆放在地里成了小山,甚至还有腐烂的,果农心急如焚。福建的柚子也同样出现了

最近这一段时间,网络上总是频繁爆出农产品滞销的事情,甘肃礼县的花牛苹果卖不掉,堆放在地里成了小山,甚至还有腐烂的,果农心急如焚。福建的柚子也同样出现了这种情况,8毛钱一斤卖不掉,一些果农甚至直接放弃了这些柚子。每年出现水果滞销的情况之后,总是中间商背锅,认为他们肆意压价,赚取高利润,才会出现果农卖不掉,消费者吃不起的情况。事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?

其实在水果的销售过程中,商贩肯定是要赚钱的,毕竟人家做的就是这份工作。但是水果的市场价格高真的是商贩操纵的吗?也不尽然。毕竟水果从产地到市场要经过很多的工序,其中人工成本和运费成本是最高的,中间商总不能自己赔钱,于是这些成本就加到了水果售价上,最终导致市场终端的水果卖价翻倍。既然中间商只是赚了一部分钱,为什么每年这个锅都要他们来背呢?

第一点原因就是一些网络媒体的渲染。尤其是一些电商,为了让自己的农产品销售速度加快,就利用人们的同情心理开始卖惨,在网络上大肆渲染农产品滞销情况的严重性,并将原因嫁祸给中间商,说他们在产地观望、压价。这就是近几年来出现的悲情营销,虽然这种悲情营销一时赢得了市场,加快了农产品的销售速度,但是后果却是很严重的,破坏了当地的口碑,对后期的销路产生了影响。

第二点原因就是果农态度的转变。果农本身就是弱势群体,碰到市场行情好的时候,果农依靠丰收的水果能够赚上一笔,这时就没有中间商的事儿了。但是碰到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,丰收的果子就成了大难题,大面积滞销,就开始怪起了中间商,认为他们刻意压低农产品的价格,在产地低价收购,在销售终端高价售卖,赚取其中的巨大利润。

农产品滞销事件每年都会出现,中间商经常成为了人们责备的对象。但是滞销已经出现了,再责怪谁也于事无补。农产品滞销会给果农带来巨大的损失,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出现,果农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。在种植时一定要选好优势品种的水果,努力学习种植技术,提高农产品的质量,同时也要积极找好销路,不能只依靠中间商,这些才是果农应该要做的事情,而不是抱怨。抱怨是无济于事的,果农只有找对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滞销的难题。

果农除了要在选种上做好判断以外,对市场行情也要有一定的把握,切记盲目跟风。很多农民今年看到了这种农作物价格高赚钱多,于是就开始扩大种植面积,到了第2年,因为产量太高,价格就只能降低,很可能就会赔本。

 
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
 
更多>同类三农资讯
推荐图文
推荐三农资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宁夏西瓜来了!!  |  亮照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投稿须知  |  知农网APP  |  汇款方式  |  农网联盟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隐私政策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陕ICP备16004019-3号  |  陕公网安备6105260200003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