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农产品涨价,也不能让中国农民发财?

   2019-08-20 IP属地 陕西西安农业品牌联盟48560
核心提示:最近我们发现,不但水果贵到吃不起,就连猪肉也在偷偷涨价,并且在全球市场,农产品价格在持续走高。为何会出现这一切?让我们带着疑问阅读今天的文章,带你了解

最近我们发现,不但水果贵到吃不起,就连猪肉也在偷偷涨价,并且在全球市场,农产品价格在持续走高。

为何会出现这一切?让我们带着疑问阅读今天的文章,带你了解一个黄金产业的上升周期。

互联网巨头的猪肉生意

为什么农产品涨价,也不能让中国农民发财?

只要是人类不能直接创造的原材料都是有周期的,和所有产品一样,猪也有它的周期。

那么猪的经济周期是什么呢? 

消费者需要猪肉,但市场上缺货,于是猪肉价格开始飞涨。农民等投资者一哄而上投资养猪。

结果等到他们都养猪了,由于供给过剩,市场上的猪肉价格开始暴跌,消费者因此能买到非常便宜的猪肉,他们的消费得到了满足。

但好景不长,由于价格的低下,没人养猪了,市场上关于猪肉的消费需求又不能被满足时,猪肉价格开始新的上涨,养猪的农民又继续投资养猪.....

一轮又一轮的猪肉周期现象在我国上演,但养殖户从来没有在此赚钱,因为他们很容易在下一个周期时判断错形式,把所有盈利赔了进去。

最近,如果经常逛菜场就会发现,除了水果以外,猪肉价格正悄悄上涨。4月份,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4.4%,是2016年8月以来的最大涨幅。

受此影响,在4月时,猪肉股价大涨,大北农、傲农生物上涨,金新农一度涨停但之后回落,天康生物、雏鹰农牧、禾丰牧业、龙大肉食等均有不同程度上涨。

那么猪肉价格为何会上涨,上涨到什么程度呢?

成功不是终点,失败也不是终结,只有勇气才是永恒。” 温斯顿·丘吉尔

在官方的解释里,把猪肉价格归结到非洲猪瘟和倒春寒的问题上,在客观数据上,近两年的非洲猪瘟的确导致全球消费者恐慌,致使猪肉的需求一降再降,而且对非洲猪瘟扑灭的方法,致使猪肉投资风险过大,导致农户望而生畏,把养殖场都改为养鸡场了,猪肉供给也减少了。

在消费和供给同时减少的情况下,自2016年后,猪肉价格就迎来了一个漫长的下跌曲线。但这一情况在两年后悄悄发生着改变。

这就是非洲猪瘟虽然闹的厉害,但没有发生致死事故,在两年的时间里,也未发生人类感染的事件,这虽然在医学上没有明确的报告出具,但在很多人心理安全线上,已经把猪肉划回了安全食品以内,致使需求开始上涨。

第一个观测到这种变化的,是掌握有大数据的互联网企业,他们可以从数据的变化中,清晰的看到消费市场的趋势,从而提前布局。

所以在2018年猪瘟还比较严重的时候,阿里巴巴宣布智能养猪,投资进入猪肉原材料领域。也是在这个时候,腾讯宣布进养鹅,京东发布了跑步鸡的养殖计划。

而这些互联网巨头们想做的,不仅仅是几个养殖场,对这些身价几千亿的巨头来说,一笔生意达不到几十亿的规模,是很难让他们动心的。

那么未来的农业养殖,有可能变成一个朝阳行业吗? 

从巨头的行动中,我们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。

那他们是以怎么样的逻辑做出了这样的判断呢?

在我看来,支撑一个判断生成的要素有历史数据的趋势,以及未来的变化,再结合当下的形式,就能看清一个行业的根本。

对以肉制品消费为代表的猪肉行业来说,近年来的发展,中国人均肉类年消费量一直在持续增长,2018年已经达到了惊人的50公斤,人均消费肉食量超越韩国和日本。更可怕的是,这种增长消费趋势并没有放缓的趋势,仍在继续增加。

并且不止国内,全球肉食品都进入了上涨趋势,彭博援引美国农业部数据,今年3月美国无骨火腿(boneless hams)的零售价触及4.31美元/磅,创2015年3月以来新高;月涨幅达到7.6%,创至少十二年以来最大涨幅。自2019年3月以来,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美国瘦肉猪期货(Lean Hogs Futures)价格已上涨了59%。

而因为中美贸易战的原因,我们对美国的大豆等农产品宣布了制裁,这就会间接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。仅以简单的大豆来举例,养猪养牛靠什么作饲料?大豆。所以我国的大豆进口量一直居高不下。 

有人计算过,全国耕地总面积二十点二四亿亩,如果想不进口大豆,全部自给自足,需要再拿出三点六亿亩耕地种植大豆,除非中国能发明气候武器,将全国的荒漠改造成农田,否则根本没办法满足需求。

而全国的肉食需求增长量,根本不可能降下来,因为国人现在的饮食习惯,已经被彻底改变。仅仅是为了下一代的营养摄入需求,就不能不吃肉。

众所周知,荷兰是一个对矮个子非常不友好的国家,然而如果你去参观他们的博物馆,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,博物馆里的床铺非常窄小,旧建筑的门楣很低,需要弯下腰才能进入。

这是因为,仅仅在一次世界大战前后,荷兰人的平均身高,才只有一米六五到一米七之间,随着经济发展,食物富足,特别是大量蛋白质的摄入,让肌肉和骨骼有了生长的动力。

再看我们国家,今天你如果去到初中和高中,会发现现在的孩子,明显个头更猛,体格更强壮,甚至屡屡出现9岁的女孩子能长到一米五以上,14岁的男孩子普遍一米八,原因无他,营养充足而已。

由此可见,那些鼓吹逆向民族主义,说黄种人体格比白人差的,纯粹就是胡说八道,我敢和各位打赌,如果不出现特殊情况,一百年后,只要营养充足,以我们的基因潜力,中国也会是一个遍地高人的国家。

而只有科学的饮食,才能塑造出健康的体魄,健康的体魄生长出聪明的大脑,聪明的大脑和强健的身体,才能迎接挑战和困难,所以肉食摄入并不是微不足道的小事。

农业,才是一切未来的基础。

中美农业科技差距

为什么农产品涨价,也不能让中国农民发财?

有人嘲笑,美国制裁我们的芯片,我们制裁人家的农产品,说我们科技发展落后,只能依靠原始落后的农业来威胁一下。

其实这个说法是错的,农业不是落后产业,而是典型的高科技密集产业,不仅烧钱,而且极其耗费时间。从化肥到农药,再到种子,以及土壤保持,气候学,信息化和大规模机械化等等,农业是应用高科技最密集的产业。

普通人认为农业化就是大规模作业,是机械化,错的就更离谱了。

机械化什么根本不是美国农业科技的亮点,而是他们国情决定的。不信可以看苏联和朝鲜农业,机械化水平比起美国不差,比起中国高不知道多少倍,又怎么样?没有石油啥也干不了,朝鲜该饥荒还是饥荒。

相比较美国,中国现在的无人机农业,不是石油机械,却是电力机械,可以认为是我们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。

美国真正的农业发达在于农业科技水平上,除了种质资源,国际贸易之外,美国的纯农业科技投入大得多,很多最新的农业科技可以很快在美国应用,这才美国农业的高超的可怕之处。

“所有的战争都是内战,因为所有的人类都是同胞。“ 弗朗索瓦·费奈隆

因为美国很早就有生命科学战略, 如今全球一半的生命科学领域的学者都集中在美国,即使没有做出什么成就,但美国就愿意养着这批人。也许大家认为《火星救援》是一部电影,但我可以负责人的和大家说,现在只有美国人能在太空上有全套的种植作物的记录,好像是水芹。中国紧紧跟随,但是生长周期好像没有美国时间长。

美国这种农业科学的应用,才是美国强大的地方。

现在流行的手机操作系统最初的雏形是什么?就是美国在1950年开发的农业专家系统,这套系统于1960年开发完成,根据凯恩斯主义国家保护,美国的农业专利保护时间为50年。2010年这种专利解封,便是今天的ios和安卓系统,它们的前身都是农业专家系统。

这就是为什么在操作系统领域,美国是绝对的霸权,诺基亚比不过美国,我们中国比不过美国,谷歌有安卓,苹果有IOS,电脑系统有微软。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在于美国起步太早。

在科技投入上,90年代时美国每年用于农业领域的科研经费就已经达到了620亿美元,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强度远远超过平均水平,和中国相比较就更不用说了。

国内经常出现农产品滞销,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过多,导致不值钱,最终烂在地里,报纸上屡屡出现农民绝望的眼神,很多人有没有考虑过为什么会这样?

之所以频繁出现农产品滞销的问题,无疑是说明了我们在农业信息领域建设的缺乏和落后。

文化的进步乃是历史的规律。——约翰·赫尔达

以荷兰为例,荷兰是农业发达国家,他们建设起了一套覆盖全国,精准到每个农户的信息系统,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都引入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。

在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,荷兰制定了信息化战略和长期发展规划,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信息服务体系,为农业转型、技术改造、区域协同、市场合作等提供全面信息支持。

荷兰的这套农业信息系统,可以根据汇总上来的农业信息,准确分析出供需关系的变化,并能够根据投产的情况,用大数据预计收获时的数据,避免农业种植谷贱伤农,更避免了滞销的情况。

而在我们国家,农产品滞销是每年都会发生的事情,这就是我们没有建设成荷兰那样覆盖整个国家的农业信息网络,精确到每一个农户的生产中,为他们提供市场指导,避免出现集体种植导致该地区供给过剩,最后形成滞销。

虽然造成滞销的问题之一,在于农户田地分散,形成不了集约化作业,但是农业信息网络的建成,还是能起到非常多的作用,在这一部分,我们不得不承认和国外的技术差距。

即使让我们非常骄傲的杂交水稻领域,我们也远远落后于美国。

中国杂交水稻是原始创新并被誉为世界领先的技术,也先后受到国家863、973特别是超级稻(1-3期计划)等诸多科技计划的支持,中美水稻单产差距曾经一度缩小了,但从1998年开始,中美两国的水稻单产持平、中国比美国还高24公斤/公顷的情况下差距急速扩大、并越来越大。在2001年中美水稻每公顷产值差距超过1000公斤/公顷,2013年高达1900公斤/公顷,近两年也相差在1500公斤/公顷左右。

在前两年的农业领域还出现了一个特别丢人的事情,国内农牧行业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大北农,被美国爆出总裁夫人在美国偷玉米种子的新闻,让全世界嘲笑中国的农业发展落后。

美国有诸多农业实验室,比如贝特茨维尔农业研究中心隶属于美国农业部,是世界上进行农业生产研究最前沿的实验机构之一。而这个实验室最让人惊奇的就是他在农业微生物领域的研究,他们利用基因病毒,或者改造寄生蜂来杀死农田里的害虫,真正的无农药残留灭菌....

到现在,农业已经是集成科技最多的产业,结果显示,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图像处理等技术及无人机、机器人等新型设备将会成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。当前农业信息科技创业创新的主要产业环节是农产品生产管理服务,其中精准种植、生产决策建议及农事安排是种植业生产管理服务企业主要提供的3大类服务。

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农业信息科技领域仍是领跑者,尤其注重于精准种植、动物健康养殖与监测等方面,并且在转基因和太空生物培育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。

而这些突破离不开美国对农业科研领域的巨大投资,即使中国仍然在追赶,并且政府投资看似已经不逊色美国,但由于民营企业在这一块的投资缺乏,导致整体投入依然比不上美国。

比如全球500强里的几个农业公司基本都是美国的,比如全球最大种子公司孟山都,转基因技术的领跑者,农机公司CNH。除此之外还有杜邦,惠氏,拜耳等等高科技农业企业。

但在我们国家,农业人口占据全世界最多,却没有几个拿得出手的农业公司,中粮的中心不在农业种植上,国内A股里的大农业板块,长期被白酒等食品类企业所占据,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讽刺。

虽然在农业科技领域,中国一直在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,科技进步对中国农业的贡献率已由 1949年的20%上升到现在的42%。

并且农业科技部门在生物技术、高新技术、基础研究方面均 取得较大进展,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、单倍体育种及其应用研究处于世界先进地位。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53.5%提高到2017年的57.5%,取得了超级稻、转基因抗虫棉、禽流感疫苗等一批突破性成果。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,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达95%,畜禽水产供种能力不断提升。2017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%。 

在14个农业领域研究前沿核心论文Top产出国家和机构中,美、英、德、法位列前四,中国排名第5;中国科学院在机构中排名第12位。14个农业领域研究前沿施引论文Top产出国家和机构中,中国排名第二,仅次于美国;中国科学院在机构中排名第三,仅次于美国农业部和美国加州大学。

在全球农业领域中,中国在“十字花科作物功能基因组学与分子设计育种”、“植物基因组编辑技术研究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”、“高光谱成像与传感器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”和“生物炼制过程中的木质纤维素资源的降解转化”4个热点前沿中领跑全球。

但部分的优势,只能代表在某个细分领域的优势。要知道农业是一个大产业,细分领域都有成千上万个,要想全面追上美国,只能依靠加大投入,加速民间在农业领域的投资。 

我们的农业建设上依然与国外有着巨大差距,在农业融资,信息化建设,还有小农业生产问题解决上,我们做的并不好。我国农业人工成本远远高于美国,农业劳动生产率远不及美国;农业科技远远落后于美国,甚至就连我国农业土地成本也比美国高。。

我国农产品价格明显高于国际市场,2015年,我国每50公斤玉米、稻谷、小麦、大豆、棉花平均出售价格分别比美国高出109.91%、50.89%、98.69%、102.78%、44.57%,但就这样,中国的农业还无利可图,农民种田就是赔钱,就是因为农业科技的巨大差异,导致生产力的巨大差距。

至今中国还有3亿人依靠农业为生,如果不提示农业水平产值,我们的全民脱贫就是空想。

换句话说,要想解决中国的全面脱贫问题,关键点就在于农业领域的建设,我们的农业领域起步点非常低,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。

在这一领域的投入,将是见效最快的脱贫投资。

农业的未来

为什么农产品涨价,也不能让中国农民发财?

农业是被低估的一个产业,在长期投资回报比上,根据数据显示,农业能够每年提供10%到20%的利润,而且由于国内的农业保护价格,导致只要有企业进入农业领域,有着一定的科技生产力,就基本能够做到稳赚不赔的行为。

农业一直是被低估的金山,从全球农产品十年周期来看,自2001年起,全球农产品价格一直处于持续上涨之中,虽然偶然有回落,但始终保持着增长的态势。

这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利润始终增长,而农业随着科技的进步,生产效率在不断提升,意味着农业有着丰富的想象空间。

互联网已经进入下半场了,在工业互联网进行的下半场,最被急需的不是互联网巨头帮工业产品建造门户网站卖产品,这个提升不了多少社会总体生产效率。

工业互联网的最大需求,是农业,是全面的农业信息网络,农业自动化,智能化,信息化的全面提升上。这将促使市场诞生一批估值能够达到百亿的企业,做为专业的农业服务商,为农业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。

要知道,农业产业有着数亿人口,其消费品流通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需要,流通价值位居人类商品之首,每年的产值达到数万亿美元。

谁错过了这个农业,谁就错过了下一个风口。

不要停顿,由于别人会超过你;不要返顾,免得摔倒。——阿?雷哈尼

 

2018年,著名投资机构First Round Capital根据对创业者的调研,发布了名为《2017创业生态》的报告。该调查特别关注创业者对于14种技术的看法,并询问他们认为这些技术哪些被过度炒作,哪些被低估了价值。

数据显示,创业者认为农业科技领域被低估的比例达到57%,是所有技术领域中最高的。与此同时,他们认为,农业科技是更应该值得关注的领域,因为新技术正在使农业更高产、更具可持续性,也将在全球的城市化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。

全球农业科技领域在2017年的10大融资案例进行了梳理。这些大额融资涵盖了微生物农业、室内农业、昆虫农业、卫星农业、无人机农业、农业电商等当前比较主流的农业科技领域。

而在农业领域,未来必然向着两个主要的方向发展,第一就是农业生产工厂化,第二则是依赖基因技术,使农业脱离气候以及自身的限制。

想一下只要有足够的能量,就能不断结果的苹果树,是不是很科幻,但这完全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。

如今的生产已经农业智能化,比如养猪的时候,已经实现了对猪成长过程中的智能化养殖,数据化养成。在未来随着农业技术里土壤学的突破,以及基因技术的突破,农业工厂的生产,应该就在未来5年内可以实现。

前一段时间京东在北京通州就投入试运行了植物工厂,已经实现了蔬菜的工业化生产。

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,农业产业对整体经济的带动,会比我们想象更大。芯片产业在我们国家达到了数万亿美元产值的地步,但农业产值涉及的产业链之广,影响之大,比芯片产业要更加重要。

中国农业与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的差距是很明显的,但是差距就孕育着机会,差距就是动力。发展现代农业就是中国农业未来的巨大机会。

中国农业,至今仍是一块处女地,等待着勇士携带技术和资金去开拓。

 
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
 
更多>同类三农资讯
推荐图文
推荐三农资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宁夏西瓜来了!!  |  亮照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投稿须知  |  知农网APP  |  汇款方式  |  农网联盟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隐私政策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陕ICP备16004019-3号  |  陕公网安备61052602000037号